top of page

​​​青少年使用社群媒體與內化行為的關聯(2019)
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魯姆伯格公共衛生學院(John'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Health)發表

 

主要發現:

每天花超過三小時使用社群媒體的青少年,更有可能出現內化行為的相關報告,例如焦慮、憂鬱及社交退縮。
研究顯示,社群媒體使用與外化行為(如攻擊性或行為失控)之間沒有明顯的強烈關聯。
每天花較少時間使用社群媒體(少於30分鐘)的使用者,較少報告出現這些心理健康問題。

研究方法:


本研究使用 Population Assessment of Tobacco and Health (PATH) 提供的數據,該調查是一項針對13至17歲美國青少年的全國性代表性調查,數據收集時間為2013年至2016年。


每年有超過6,500名參與者接受調查,追蹤他們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及心理健康問題的症狀。

額外見解:


約32%的青少年表示每天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少於30分鐘,而8%表示每天使用時間超過六小時。
研究強調,設置使用界限、增進媒體素養以及改善平台設計,能有效減輕負面影響。
社群媒體提供同儕連結的功能可能帶來正面效益,但過度使用可能取代其他重要活動,例如睡眠及身體活動。

結論:


減少使用社群媒體的時間,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可能有所助益,特別是在減少內化行為方面。

bottom of page